当前位置首页 > 其他范文> 正文

《寒夜》读后感_900字

《寒夜》读后感900字

作者通过一篇附录对自己这部作品《寒夜》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、这些人物事件的来源以及造成这些人物悲剧命运根源进行了解剖。

作者告诉我们他在小说里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——“两个善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,两个上海某某大学教育系毕业生靠做校对和做“花瓶”勉强度日,不死不活的困苦生活增加了意见不合的婆媳间的纠纷,夹在中间受气的又是丈夫又是儿子的小公务员默默地吞着眼泪,让生命之血一滴一滴地流出去。”故事的发展大概是这样的:汪文宣,是个忠厚善良的旧知识分子,在大学念教育系的时候,和追求自由幸福的妻子曾树生“满脑子都是理想”,有不少救人济世的宏愿。可是旧社会的风气使他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、见人低头、懦弱安分、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。而妻子作为新时代的女性,她追求自由和幸福。再加上两代人思想的差异,汪母对媳妇做“花瓶”抱有一腔的怨气,甚至说出“你只是我儿子的姘头”这样伤人自尊的话语,他越爱儿子,就越觉得媳妇做得不好,越狠媳妇。导致媳妇离开四川和银行里的陈主任去往兰州,曾树生的离开在读者的意料之中,在她去兰州的这段时间里汪文宣度日如年,因为他爱她,但在他漫长的等待中迎来的第二封长信却给了他当头一击,他渴望活下去,但他所做的一切无不是将自己一步步的推向死亡的深渊,最终因肺病在胜利的炮火中痛苦的离开人世。当曾树生在十二天的假期时日返回四川时,一切依旧,只是再也见不到自己曾经怜悯过的人,婆婆也带着儿子不知去向,她感受到的只是夜的寒冷。

所以到这里我也无法评判这场悲剧谁是谁非,其实这一切没有真正的谁对谁错,错在反动统治的压榨和凶残,像汪文宣、曾树生这样便是统治下善良的知识分子的悲剧。

然而这只是作者控诉当时社会的一角, 当时社会真正“得志”的是像图书公司(汪文宣工作地)周主任、小赵,像大川银行(曾树生工作地)陈主任这样的人,像汪文宣、钟老、唐柏青(文宣同学,死了妻儿,自己葬于车祸)这样善良老实、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的命运只有这一条选择。

一部《寒夜》 初看是写知识分子一家四口、祖孙三代的悲剧命运,实则是作者通过当时社会的一角,对反动统治发出的沉痛的控诉,是替知识分子叫屈诉苦。

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wenyanbao.com/html/20230105/24271.html

猜你喜欢